中文 日本語 English
   

 
西門町 色情文化 鐘錶 成衣 印刷產業 第一果菜批發市場 孵豆芽菜 綠豆殼枕
 

 


孵豆芽菜 加蚋仔「水」哦!

加蚋仔的孵豆芽業歷史已很久,早在清末就有人從事豆芽孵育這一行業,民國七十九年元月十六日上午,地方耆老楊朝富(當時
六十七歲)出席臺北市文獻委員會「雙園區耆老座談會」表示,七十年前時,他的祖父楊畜和幾位鄰居已在從事這個行業,那時
採用人工生產,需將豆子(綠豆或黃豆)放置水槽中浸泡五至十小時,然後再掏出來放在「水甕」中,以布袋封口蓋上;此後每日
需澆水四次,五至六天後就稜孵出豆芽來。當時,一斤豆子可孵七、八斤豆芽,每戶一天可生產約百八十斤,工作很辛苦,所
獲僅勉強供餬口而已。

颱風季節 調節蔬菜供需  
另一位耆老李添秀老先生(當時69歲)表示,他曾任興德里里長多年,且擔任過雙園區區農會理事長一職,約二十年前(民國59年)
,雙園區境內大概有六、七十戶在孵豆芽,每日產量約二、三萬斤,每臺斤約新臺幣一元;那時,他自己用的是「水櫃」生產,
雇用十多個工人,日產量一萬多臺斤,每天用三輛鐵牛拼裝車載運到中央市場販賣,利潤已較日治時期提高許多,每一斤豆子可
孵化九至十斤豆芽,但一斤豆子只要一斤豆芽的價錢,故利潤約有六、七倍之多。由於李添秀先生(當地人暱稱豆菜翁仔)一天所
生產的豆芽菜相當多,所以每到颱風季節蔬菜減產時,市政府就馬上通知他,增加豆芽的產量,以補充蔬菜的不足。

地方耆老口述歷史所描述的情形,也可以從當時相關的報紙或期刊中得到印證,例如民國五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徵信新聞報》
(中國時報前身)的一則報導:「現在台北市的豆芽菜以加蚋仔(東園街一帶)為最盛,加蚋仔的豆芽菜生產者,每天大概在清晨四
點,推著板車、摩托三輪車一類的交通工具到中央市場,每個生產者大概都有千餘台斤的生產量。這種豆芽菜若經過長程搬運,
即顯得黑而難看,而且時間一久,即老而不脆,完全不是豆芽菜的味道,尤其豆芽經過長時間的搬運後,水份大失,重量銳減,
利益微薄,所以,南部菜農絕對無法供給」

從人工到機械 供應大台北
民國六十七年六月十日《北農簡訊》第23號第四版中也曾有段相當珍貴的描述:「住在雙園區長泰街 179巷的楊焜輝農友,從
事綠豆芽的培植工作,收益頗
豐。楊農友每日豆芽菜產量約1400∼1500臺斤,每臺斤批發價約四元,但是成本每臺斤約需3.4
元。楊農友向前往訪問的市農會總幹事黃光政說,目前外國進口培植綠豆芽用的機器不適用,希望國內能研究適合本市需要之
機器,廉售給綠豆芽生產戶,以節省人工,降低成本。並建議政府能輔助他們買發電機,以免停電時無法抽取地下水澆豆芽影
響生產。雙園區綠豆芽生產戶約有四十九戶,全區每月生產量約十多萬斤,供應整個臺北市市民及鄰近鄉鎮之需要、每年颱風
季節,當夏季蔬菜受雨水損害市產量減少時,雙園區所生產的豆芽菜對調節蔬菜供需確實發揮了很大的功效」。

目前,加蚋仔境內仍約有三十多戶從事孵豆芽菜的事業,大多集中在長泰街、育光幼稚園、寶興街、東園街、萬大路、環河南
路鄰果菜市場附近等區域,以長泰街、萬大路底內之巷弄,即昔日的舊庄頭堀仔頭、客仔厝地等最為集中。今日的生產戶大多
已採機械化方式來生產,每天約可供應大台北地區四萬多公斤,故不論是你在臺北街頭的路邊攤吃碗切仔麵、陽春麵,或是五
星級餐廳裡的鐵板燒中所見的豆芽菜,幾乎全部都是由加蚋仔這邊所生產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