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日本語 English
   

 
龍山寺 地藏王廟  清水巖祖師廟  慈雲寺 法華寺 啟天宮 台北天后宮 青山宮 金門館 晉德宮


創建年代:1738年(乾隆三年)
主祀神明:觀世音菩薩(2月19日為觀世音誕辰)
教別:佛教
古蹟等級:二級古蹟
寺廟地址:廣州街211號
聯絡電話:(02)23025162
 


龍山寺位廣州街211號,距龍山寺捷運站只有幾分鐘路程,其寺門面對著「十二號公園預定地」。龍山寺的創立者是善於貿易的泉州人,福建省泉州府人來艋舺定居之後,人口逐漸增加密集,乃於1738年(清乾隆三年)自泉州府晉江縣安海鄉龍山寺分靈,攜帶一尊觀音神像安抵台灣,寺名也叫龍山寺。

嘉慶時期因為劇烈地震、同治時期的暴風強雨、光緒時期的中法戰爭,所以到了日治時期廟貌已經嚴重毀壞。1919年(大正八年),寺住持福智和尚(俗名吳燦明)將他的積蓄全數捐出,各界信徒亦捐助奉獻,1920年開始動工重修,這次重修,是把清代時期的舊寺拆除,擴大翻新,奠定了龍山寺今日面貌的雛形。

1945年6月8日,本寺中殿遭到空襲,滿目瘡痍。光復後,龍山寺先後充為「歡迎祖國籌備處」,並於寺內設「憲兵團國文國語講習所」、「台灣省警察學校國文國語講習所」、「國軍宿舍」、「診療室」。1985年,經內政部公告指示為國家二級古蹟。






雖然龍山寺被視為佛、道雜揉的寺廟,但其主祀為佛教的觀世音菩薩,現供奉於中殿的「圓通寶殿」。

觀世音是梵文佛經的漢文譯名,其實漢文譯名共有三,一是「光世音」,二是「觀世音」,三是「觀自在」。觀世音之譯名雖最為普遍,但因避諱唐太宗李「世」民之名,乃省稱為「觀音」。之所以譯成觀世音,乃因該菩薩是依修音聲法門而成道,即《楞嚴經》裡所說的「耳根圓通」(本寺中殿即名「圓通寶殿」),借傾聽萬法之聲,得證菩提。觀世音是佛教傳到中國之後,最受崇敬的菩薩之一,故有「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尊號。



日本治台時,曾到台灣各地寺廟去調查,他們認為台灣人非常崇信神、佛,對寺廟建築十分講究,結構美麗,規模宏壯,石柱瓦甍,飛棟畫壁,金碧眩人。艋舺龍山寺是其中其規模最大且華美的;連日本內地,也不易多見。

日治時代連雅堂所寫的《雅言》一書,就曾贊美說台灣規模比較大的寺廟,都使用盤龍石柱,雕刻精美;而且大都成於泉州匠師之手,龍柱所需費用相當可觀。龍山寺尤為莊麗,是美術之傑作。最為特殊的是鐘鼓樓,其屋頂有如坐轎的轎頂,故稱為「轎頂式」,其形又如將士所戴頭盔,故也稱「盔頂式」屋頂,在台灣相當罕見。

鐘鼓樓的樓閣呈現六角形,屋頂為三重簷,屋脊呈現s形,曲線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