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日本語 English
   

 
貴陽街 東園街 康定路銀樓 傳統糕餅店 手工老店 老藥舖 佛具街 香燭金銀紙 紙糊店
 

民間相傳在一千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遊地府時,看到有些鬼魂可以住漂亮舒適的樓房大厝,然而卻有許多無人供奉的孤
魂野鬼在陰曹地府四處飄盪無處可住。因此唐太宗回到陽間以後,才開始倡議在人死後建造一些「靈厝」燒化陪葬,讓自
己的親人在死後得以在另一世界中安居。此後中國才有「燒靈厝」的這項民間習俗流傳下來,而與這項習俗有關的「糊紙
店」才應運而生。

根據龍山國小的老師葉瑞調查得知,日治時期艋舺地區的糊紙店大多位在舊街一帶,即今日的西園路一段,約有七、八家
;至民國七十四年時,舊街尚有三、四家,新街(今西昌街)和華江橋舊圓環邊還各有一家。


「合興糊紙店」 四代傳承

直到今日位在舊街上的糊紙店大多均有七、八十年以上的歷史,其中的「合興糊紙店」已傳承到第四代,雖然目前的老闆已非
昔日創始者的直系親屬,但也是由在此店工作二、三十年的老師傅們接手,他們表示,該店最早是由楊姓(與加蚋仔的楊姓宗
族有關)創始者所建立,距今約有上百年歷史,最早的店面其實位於現在店面的對面,因西園路的拓寬才搬遷至西園路一段55
號的位置。

該店平時製作過山轎、靈厝、亡死城、紙人和現代化紙車、電話具等的祭祀用品,節慶時並接受龍山寺和鄰近大小廟宇的委託
,製作廟宇拜拜所需的大小紙竹製品;紙糊店從接受委託至交件時間一般都非常趕,也有旺、淡季的分別,如遇旺季時,通常
喪家要在一個月前就要訂貨,否則無法如期完工;據店內老師傅們表示,他們曾在十多年前製作過新光吳火獅母親的大型靈厝
,當時一座約二十五萬元。然最值得一提的是,當中研院院士陳奇祿先生年輕時,常常會帶許多不同的團體或人士來此作解說
參訪,直到今日,一年平約也有十多個不同的報章媒體或學校單位來此做訪查,這是店家覺得很值得驕傲的事。目前該類的店
家在艋舺的生意狀況還不錯,尤其旺季人手不足還需要靠家族親戚幫忙。此外,過去萬華地區「燒靈厝」大都在自家三合院前
的大庭院或附近空地,然而因為近年來高樓大廈到處興建,當地喪家除了在殯儀館做法事外,大都在第二水門或堤防外「燒靈
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