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與民俗

清代,漢人移民日增,艋舺因水運之利,逐漸發展為一集散貨物的河港市鎮,而移民的增加也隨之興盛了廟宇的香火。廟宇不僅是信仰的中心,也是社會活動的中心。早期人們相信,寺廟位於街頭,具有坐鎮的功能;位於街尾,則可以收沖剎之效,而以廟為街的首尾,正是早期臺灣許多市街發展的一大共同點。

艋舺龍山寺

建於1738年(乾隆3年),是艋舺地區泉州三邑人重要的宗教信仰中心,另舉凡議事、訴訟等均祈求神靈公斷,廟內不論是建築或其他工藝皆具歷史與藝術價值。

圖片來源:龍山寺的古剎(臺北艋舺) 。典藏者: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數位物件典藏者: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發佈於《開放博物館》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1738年(乾隆3年)

泉州三邑人合資興建龍山寺,並迎請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來臺。初創之龍山寺,規模雄偉,雕塑精緻,歷經1815年(嘉慶20年)大地震重修,1867年(同治6年)暴風雨侵襲再行修築,至1919年棟樑遭白蟻蛀蝕,當時住持福智大師率先捐出一生積蓄七千餘元,集資修復,奠定今日龍山寺之規模。

圖片來源:〈大正製造臺北龍山寺〉。典藏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佈於《開放博物館》(2022.10.23瀏覽)。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1884年(光緒10年)

中法戰爭,法國入侵基隆,進攻到了獅球嶺,情況危急。當時擔任臺灣防務的欽差大臣劉銘傳擔心臺北最後仍然會失守,因此準備將軍隊南遷。艋舺地區的父老得知此事後,寺內董事及地方士紳於龍山寺集會,上呈蓋有龍山寺關防的陳情書,進謁劉銘傳,要求官兵勿南遷。一方面把艋舺地方通往南部的所有隘門關閉,阻止官兵南下;另一方面積極組織民兵協助禦敵,臺北城因此得以保全。1886年,戰後劉銘傳感激艋舺人士的義行及軍功,而奏請光緒皇帝賜予龍山寺「慈暉遠蔭」匾。

然而此牌匾於1945年「台北大空襲」中被炸毀,現今正殿前之牌匾為戰後重做之復刻品。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1985年(民國74年)

政府公告艋舺龍山寺為國家保護的二級古蹟,與國立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並列為國際觀光客來臺旅遊的三大名勝。艋舺龍山寺每年定期舉辦節慶祭典及民俗活動,如農曆正月花燈展覽、四月浴佛節、七月盂蘭盆勝會等,民眾來到艋舺龍山寺除了欣賞臺灣寺廟建築藝術之美,亦可以感受傳統民俗文化的樂趣。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重新修葺的鐘鼓樓。鐘鼓樓位於左右護龍頂端,六角形的樓閣外觀有3層屋簷,底層環繞迴廊與廊柱,其功能除了「晨鐘暮鼓」報時之用,也是舉行儀式時的禮器。鐘樓內部懸掛的鐘,為1865年(清同治四年)所造,見證了龍山寺的悠久歷史。

圖/文:艋舺龍山寺官方網站

龍山寺270年巧手呵護

「暮鼓晨鐘」即指寺廟在早晚誦經時,敲鐘打鼓以收攝心神。今年適逢艋舺龍山寺建寺270週年暨鐘鼓樓重修慶成,所以寺方擴大慶典規模,舉辦許多酬神活動。龍山寺為國家二級古蹟,建築上仍保有「交趾陶」這項民間傳統藝術,交趾陶是融合了泥塑、繪畫、燒陶三項專業的技藝,由於作工繁複費時,都須師承古法精雕細琢,多數新落成的寺廟早已捨棄這項技藝。
  270餘年來,龍山寺的文昌殿遭逢祝融之災,鐘鼓樓歷經地震毀損,樑柱多受白蟻蛀蝕,於是寺方決定整修,整個籌劃修復工程歷經十多年。負責彩繪修繕的師父蔡龍進是薪傳獎得主潘麗水的徒弟,蔡師傅從小就對藝術有濃厚的興趣,13歲就拜師學藝,蔡師傅說修復鐘鼓樓是全面整修,修繕工程需先拍照留底作為模型,再依此比例逐步泥塑、彩繪、燒陶,因此費時一年才竣工。
  蔡師傅說寺廟修復其實沒什麼大禁忌,吃齋吃葷各由心性,只是切忌女性不能做這行。開工動土要先捻香拜拜,而完工後更要選個好日子謝土,感謝神明保佑工程順利,整個工程才算完成。蔡師傅除了寺廟彩繪,更是專業的古蹟維護者,林家花園與國史館經由他的巧手後都增色不少,這項技藝從學徒到出師要很長的時間,所以傳承的人寥寥可數,現在僅由師傅的兒子接手傳承。龍山寺是傳統民俗藝術的殿堂,民眾除了前來祈求平安,更可靜下心,慢慢欣賞寺廟的建築之美。

艋舺的心靈便利店

270年的龍山寺歷經地震、暴風雨、戰火,但集合信眾凝聚的力量,仍一次次重建屹立在萬華這塊土地上,是艋舺的心靈便利店。最初在主殿奉祀觀世音菩薩,因泉州人信仰中有媽祖、文昌帝君、關聖帝君、地藏菩薩等神明便再增建後殿奉祀。人的一生總會經歷生、老、病、死或者家庭、婚姻、事業等難題,面對這些人生困頓、生死大問,有龍山寺眾神明的一路陪伴,似乎就有了面對人生難題的勇氣。宗教信仰是把幫眾生打開人生大問的無形鑰匙,而寺廟有形的存在讓人們在這樣的空間中能夠安頓身心靈,然後有再出發的力量。人生不過百來歲,270年來龍山寺的存在看護陪伴著眾生走人生路。(撰文/黃素鈴)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艋舺清水巖

清水巖祖師廟與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並稱與「臺北三大廟門」。廟內奉祀之清水祖師,傳說甚多,根據文獻記載,清水祖師,又稱麻章上人、蓬萊祖師、烏面祖師、落鼻祖師、清水真人和昭應大師。誕生於宋朝福建永春縣,俗姓陳,名應,也名昭。其施醫濟藥,為民祈雨救旱,鄉民為表感激,在其居住的蓬萊山石室建精舍,名為清水巖,成為安溪地方的守護神。據說每逢天災巨變前,便會落鼻示警,因此又有「落鼻祖師」尊稱。艋舺清水巖在日治時期被充做為總督府國語學校的附屬學校,臺北州立第二高級中學後來也在1922年(大正11年)於此草創,即今成功中學前身,在臺北教育史上亦有重大意義。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艋舺清水巖

艋舺清水巖神像為福建安溪移民自福建原籍的清水本巖分靈而來。安溪移民們推翁有來為董事,募得三萬銀元,於1787年(乾隆52年)起造廟宇,1790年(乾隆55年)落成。1817年6月(嘉慶22年)艋舺清水巖受強烈風雨侵襲而廟宇毀損,翁有來又向鄉人募捐5,000銀元重修,此次重修後一直維持到1853年(咸豐3年),祖師廟於「頂下郊拼」時毀於戰火。

清末中法戰爭,法軍侵犯淡水,臺北情勢危急,民間傳說是因為迎請清水祖師助陣,才使法軍方敗於淡水,因此香火更加興盛。不過淡水信徒卻認為神像原屬於淡水,是後來才寄放在艋舺的,因此才有艋舺、淡水兩派信徒紛爭,直至今日,清水祖師的神像,仍然持續著農曆單月奉祀於艋舺祖師廟、雙月奉祀於淡水祖師廟的方式,每月輪流。清水巖正殿所懸掛的「功資拯濟」匾額,是因清法戰爭時迎請清水祖師助陣,最終淡水傳出勝利的消息後,皇帝所御筆賜予的。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艋舺青山宮

艋舺青山宮,位於臺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218號,為昔時蕃薯市所在,主要供奉靈安尊王張滾。青山宮創建於1854年(清咸豐4年),由祖籍泉州府惠安縣移民從家鄉前來艋舺,由大溪口登岸,經過舊街(今西園路)時,抬者無法前行,遂焚香叩問神意,指示就地建廟。加上當時正值艋舺地區瘟疫流行,罹病死亡者不少,只有到廟內祈求庇佑的人倖免,於是信徒紛紛前往,人數日增,廟地亦不敷使用,經地方仕紳倡議,後於1856年(清咸豐6年)改建於現今位置。

當地居民為感念神祇靈驗,透過青山宮一年一度的廟會活動酬謝神明,年復一年逐步演變為凝聚地方力量的重要活動。到了1953年,台北市政府將青山王祭典推為當時龍山區的秋季拜拜,也是戒嚴時期台北唯二可以舉辦迎神廟會的廟宇;1975年,更被列為全市七大民俗宗教祭典之一,讓青山宮的繞境活動進一步擴大到現今整個萬華區,也就是俗稱的「艋舺大拜拜」。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艋舺大拜拜

青山王暗訪與遶境是艋舺大拜拜的最重頭戲,也是艋舺最具特色的節慶活動,更是臺北地區宗教觀光的盛事。艋舺青山宮的「青山王祭」,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的「霞海城隍祭」,以及大龍峒保安宮的「保生大帝祭」,並稱臺北市的三大廟會。

日常的艋舺極具生活感與歷史感,雖然總是喧鬧嘈雜,卻意外突顯出廟宇內神聖空間的莊嚴平靜,信仰是既複雜又有趣的一股穩定力量,更是老艋舺人生活的一部分。座落在台北第一街貴陽街上的青山宮,謙謂自己是一間小廟,但每年青山王祭典的盛大都展現其對艋舺人深厚的影響力。

民國九十二年時,艋舺再度成為疫區,籠罩在SARS陰影下,眾人皆希望能請青山王爺壓煞,驅除瘟疫,於是史無前例在五月中舉
行暗訪遶境,在此過後神力果真奏效,青山王的靈驗事蹟再次深入艋舺人心中。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靈安尊王過生日 暗訪遶境閤境平安


  農曆十月廿十、廿一日暗訪,下午五點開始,通常回廟時已是凌晨時分。因靈安尊王掌管陰間司法,與城隍爺性質相似,率領部將巡行艋舺地區的大街小巷,緝捕惡鬼、掃除瘴癘,賞善罰惡。傳說在暗訪結束後,廟的後殿傳來手銬腳鐐之聲,繪聲繪影地說青山王正在夜審所收服的妖魔鬼怪。

路線上,第一天暗訪老雙園地區,第二天暗訪老龍山與西門町地區,巡行路線會隨著每年爐主頭家不同而有些許變化,但境內重要宮廟都會經過。青山宮主委黃應時提到,在戒嚴時期,政府不准民間結社遶境遊行,能辦廟會遊行的只有大稻埕「迎城隍」及艋舺「青山王祭」。

農曆十月廿二日遶境,自正午開始巡走大街,為地方帶來平安,會有更多陣頭表演與各路神明護駕接送,家家戶戶會在路邊或家門口擺設香案與供品等待王爺過境。在地人回憶中,每年此時最風光,艋舺人家家戶戶會辦流水席邀請親朋好友來作客,一起看熱鬧、欣賞廟會陣頭,離鄉的艋舺人也紛紛趕回家鄉參與慶典,區內學校甚至會提早讓學生放學。農曆十月廿三日是青山王聖誕日,老一輩習慣前往為靈安尊王祝壽。而當日只要有意願者皆可參加晚間擲杯,來決定明年的頭家爐主。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最前方的報馬仔。

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


  東看看西看看,廟會新手究竟怎麼看?看什麼?為何看?其實,排場順序有學問,神將陣頭有規矩。各角色裝扮皆有典故和傳統,每個角色都在說一個歷史故事。以暗訪來說,青山宮內出場依序是:「報馬仔」、「土地公轎」、「范將軍」、「謝將軍」、「文判官」、「武判官」、「福祿司」「陰陽司」、「執事隊」、「清道伕」、「八將」、「靈安尊王神轎」。其他宮廟的陣頭會走在土地公轎之後。
  「報馬仔」頭載斗笠,臉畫八字鬍、眼鏡,背著紙傘腳穿草鞋身著古裝,十分引人注目,沿途敲鑼來通知民眾,「土地公轎」是地方里長伯先行帶路。接下來為大仙尪仔的神將陣頭,主要以青山宮內三大軒社為主,「義安社」和「義英社」主侍謝、范將軍(七爺、八爺)、「鳳音社」主侍文武判官、福祿司、陰陽司,有的神將已有百年歷史。青山宮八將團頗富盛名,為靈安尊王駕前護衛,左右兩班將爺,各四位紅面枷將軍與綠面鎖將軍,加上由小孩手持大葫蘆扮引路童子共九人組成。台灣八將陣頭正是源起於艋舺青山宮,在臉譜、服裝、步伐、法器上皆與一般熟知的八家將不同。
  在壓軸的神轎前,各宮廟、紅壇皆以鞭炮恭迎聖駕,甚至費時排炮,準備給青山王響亮的接駕,因此這三天,艋舺地區鞭炮、煙火聲震天響,不絕於耳,成功營造了廟會高潮和氣氛,成了搶眼的配角。神轎後會伴隨虔誠的隨香民眾,而平安餅車沿途分送民眾鹹光餅,讓民眾食用以保平安。除陣頭之外,出巡所到的爐主、頭家、各宮廟,在搭壇的形式擺設、接駕安排都各有巧妙,也是另一觀察重點,黃主委建議最佳觀察路線就是跟著隊伍一起走。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青山宮八將團,中為引路童子、右為綠面鎖將軍、左為
紅面枷將軍。

廟會規矩多 神明天上看


  看廟會不能不知,禁忌不可犯,經年累月下,有些禁忌已是民間傳統的一部分,像是八將畫臉譜是不給人看的。靈安尊王神像穿衣僅有一位專人可服侍,且是祖傳下來的。神將拜廟時最忌諱有人擋在中間,當神將、神轎走過天橋之下,不能有人站在天橋上,觸犯這些是會犯眾怒的。而當神轎通過龍山寺、天后宮等神格較高的廟前,要熄燈快速衝過,結束暗訪遶境返駕入廟時,神轎必需面向外倒退進入,並在廟內與八將進行「喊班」點校後才結束一天的行程。
  雖然新式廟會已有許多新潮作法,像LED燈神轎、Q版神偶、夜光飛龍等,並用電動取代人力、以新科技取代傳統,但是傳統民俗藝陣的文化精神是不變的,藝陣不僅具文化內涵,也是一種表演藝術,值得眾人去理解尊重。然而廟會經常被認為出入分子複雜、帶有負面形象,但今日有更多軒社、陣頭是身負傳承使命,不應將
陣頭誤解為幫派的一種。在廟會中,看到奮力舞動的神將腳,或許這對他們個人來說也是一場重要的生命儀式。廟會文化的生命力,集合身體上、心理上、是視覺的、嗅覺的、甚至味覺的饗宴,只有當你身處其中,才能夠切身體驗到。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喧鬧塵囂中的一點清淨:臺北天后宮

西門町車流人潮熙來攘往的成都路上,兩側的騎樓裡擠滿了各式店面與攤商,混雜著青少年躁動的賀爾蒙,流淌成一路繽紛絢爛的艷麗欲望。但在一片五光十色的攤位、店招之間,卻隱藏著一座極具傳奇色彩與歷史特色的傳統宮廟,也就是艋舺地區聞名遐邇的臺北天后宮。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艋舺媽祖宮(新興宮)。台北市文獻委員會藏。資料來源:臺灣記憶。

創建初始


  臺北天后宮的前身為「新興宮」,建於1746 年(清乾隆十一年)。相傳新興宮的創建是由於二百餘年前,福建貿易商船上供奉的媽祖不願離開艋舺,於是本地郊商便合力籌建宮廟以奉祀媽祖。因為當時艋舺尚屬新興之地,故名為新興宮,又被稱為艋舺媽祖廟或艋舺媽祖宮。當時和艋舺龍山寺及清水巖祖師廟並稱「艋舺三大廟門」,由此不難想見,昔日艋舺新興宮信仰的廣泛與規模之宏大。然而日治末期,因為皇民化運動的推展,不准臺灣民眾維持過去的語言、文化和信仰,於1943 年(昭和十八年)被總督府以開闢防空道路為由強制拆除。信眾不得已將媽祖金身移祀於艋舺龍山寺後殿,新興宮的歷史也至此斷分為二。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與日本真言宗的合流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人在臺灣留下為數不少的神社與寺廟,而歷經五年寄人籬下的歲月後,新興宮的信眾也希望能夠延續奉祀媽祖的香火。幾經波折,終於在民國三十七年(1948 年)決定遷入新高野山真言宗的弘法寺。

弘法寺建於明治四十三年(1910 年),原先供奉日本佛教大師空海和尚。他不僅是真言宗的開宗法師,同時也是將中國佛教密宗傳至東瀛的第一人,對日本佛教文化有很深遠的影響,因此後世人們尊他為「弘法大師」。據說當初新興宮遷入弘法寺還有一段頗有傳奇色彩的軼事趣聞;即新興宮遷入後弘法寺不久後,有信徒宣稱受弘法大師託夢,表示戰後雖改奉祀媽祖,但仍應供奉弘法大師像以示尊重與紀念。廟方人員得知後也欣然允肯,因此不僅在側殿加以奉祀,在廟庭中也置有一尊弘法大師立像以資紀念,也因廟中奉祀弘法大師之故,每年有不少的日籍觀光客來此參拜。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戰後變遷

  新興宮復廟後改稱為臺灣省天后宮,民國四十二年(1953 年)卻因廟旁國際大舞廳發生大火,受到火勢波及,昔時弘法寺的日式寺廟結構、木造形式全都付諸灰燼,天后宮歷史傳承的脈絡又再次遭受嚴重打擊。雖然大火焚燬了大部分殿宇,但廟方礙於資金短絀,僅能以簡陋的木板做簡單的修葺。直到六年後(1959 年)適逢媽祖千歲聖誕紀念日,在各方信眾的支持與捐助之下才將宮廟重建、擴充,才成為現今成都路天后宮的面貌。民國五十六年(1967 年)臺北市改制為院轄市,天后宮也因此改名為「臺北天后宮」。從此之後,天后宮一路走來充滿動盪與轉折的歷史,終於慢慢沉澱下來,屹立在車水馬龍的成都路上,無論周遭幾度的繁華起落,臺北天后宮依舊在這裡靜靜地守護著大家。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東園有應公

▎安葬與祭祀
  《禮記‧ 祭義》:「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謂之鬼。」又《春秋左傳‧ 昭公七年》:「鬼有所歸,乃不為厲。」在漢人傳統觀念裡,對待亡者的處理程序是「安遺體」與「祭祀靈魂」。不然,終為「厲」,即無祀之鬼。厲字又可指涉疾病、災厄、罪孽等負面意涵,令人恐懼卻也悲憫,並需以撫慰的多重複雜態度來面對。
  然而,這也透顯出對於死生大事應該嚴正看待,好好地被處理,不論在形式與內涵上無一不是人情,哪怕是路旁枯骨,使其有所歸便是德行。在清香點燃,祭拜之間,求而有應,有形無形,人間溫度是願祢與你,能好。

▎有應公信仰
  臺灣民間信仰範疇可區分「神」、「祖先」、「鬼」三大領域,其中「鬼」之孤魂崇拜特別被認為能反應出人們的「畏」與「敬」――既是恐其作祟,因而敬之、遠之,甚至作法鎮之。然而,也不純然於此,不忍與不捨地敬畏著一群以實體駭骨存在的無形鬼魂,人們將之集攏在墓旁、路旁、山麓、田邊或街庄部落裡所搭建的廟,或者興造墓塚以存放,並豎立石碑型式之牌位(通常上頭為「萬善同歸」之字)以祭,這等安置作為讓這類無祀魂魄擁有歸屬,也就是在形式上有了安葬棲身處,同時也有人祀奉,構成臺灣民間信仰裡重要又特殊的地景。
  戴文峰在〈臺灣民間有應公信仰考實〉裡針對清代及日治時期的文獻考察發現,對這些群集駭骨的總稱上,清代的民間大都稱呼此類廟宇為「萬善祠」、「大眾廟」、「千家祠」、「南山寺」等,而「有應公」的稱呼則是在日治時期之後才出現的,可以用來表示祭祀目的從具有憐憫及包容性質的「有所歸處」轉換到雙方互利性質的「祈願求應」。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東園有應公廟內正面之景。

▎有應公的社會表徵


  信仰與宗教可視作社會集體的一種表徵,許多研究者都認為,有應公的形成,除了敬畏與憐憫,以及消融族群隔闔的正面意義外,其表徵進程反映出臺灣早期是為移墾社會時,環境困難險阻造成高死亡率,其中又是大量的「羅漢跤仔」(臺語,即單身漢),在亡故後無後人安葬及拜祭之景況。之後日治時期的臺灣,在陳緯華的研究中指出,期間運柩機制取消、國籍與戶籍制度變更、兩岸隔絕等,地緣認同意識因而轉換,並不以大陸祖籍做為死後的落葉歸根處,失去返鄉感而擁有「在地性」。而在七○、八○年代的臺灣,經濟體系快速發展,有應公信仰一時的興盛則反映背後的功利主義,特別是在「賭博經濟」方面,鬼魂陰報以曾經為人的同理,其貪妄慾念、企欲偏而不正的橫財致富透析出當中的利益交換。


▎萬善同歸處到東園有應公


臺灣民間有應公信仰帶有強烈的草莽性質,從何而來並不似一般廟宇有詳實的沿革文字記載,萬華東園街上的有應公廟便是如此,何時立碑成塚均已不可考,只能依憑「萬善同歸」的塚碑上記壬子年(民國元年或民國61 年,按年代排序判斷應是民國元年)、廟宇落成記丁未年(民國56 年)、有求必應之匾額記庚申年(民國9 年或民國69 年,按年代排序,又七○、八○年代臺灣有應公信仰興盛,信徒以匾額還願等事項判斷應為民國69年)推測有應公信仰在此地區應有百年以上發展。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由墓塚到成廟,東園有應公廟不以改建而以增建方式,塚與廟的座向不同。在祭拜象徵儀式,臺灣民間信仰範疇「神」、「祖先」、「鬼」,神有神像,祖先有祖先牌位,鬼則是戶外祭拜或是立有石碑型式之牌位的塚或廟,然而,東園有應公廟裡則在舊有的石碑牌位前奉有四尊的「神像」,等於是對有應公進行
形象化手續,再非無形之鬼魂,這種祭拜象徵儀式上的轉變,又於廟前安置天公爐等,研究者認為是有應公廟由「陰廟」轉變為「陽廟」的指標,有應公進而「神格」(和神一樣具有神像之祭拜象徵),與信徒祈求而有應公必應,信徒因此塑像還願之關係相互彰顯。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東園有應公廟裡甚至可以看到奉祀土地公神像在廟旁一角,神位列為陪祀,更可發現其廟宇性質已轉換為陽廟。另外,東園有應公廟裡左右旁祀一般家中的祖先牌位,亦不知從何而來。據當地人說法,可能是家中無法祭拜因此將祖先請來安置,盼能持續接受香火,而大眾公廟本就具收容性質,造就廟裡特殊的祭拜景象。

*土地公
在民間觀念裡,又有一種說法,一般在墓邊所祀之土地公,用以守墓,別名「后土」,認為土地公乃陰神,人死後是由土地公帶路前往陰曹地府,而城煌爺是其直屬上司,因此墓旁或宗祠內常祀有土地公。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落成紀念文寫「有誠徒眾翻華亭,求將英靈普照耀。必允患難得賜求,應那世人祈惠安。」又記歲次為丁未年。

無主守護

民間信仰的可貴之處往往扣緊人與天地萬物的對應,當中更有人情世故在不斷流轉,儀式隨人轉化,因事而制宜,信仰裡的變化與起落不也是社會脈動的認知對照,甚或歷史紀錄。信仰場域避不了「人」之涉入,之間便是善惡好壞兼而有之。
  從萬華東園街這百年聚落裡,一座墓塚成廟祠,旁是鎖匙店與人家,融入民間,相處亦是自然如尋常家人。無主孤魂與人有了應對,站在生同為人、死同為鬼的立場,就算是不具血緣及親屬關係的「其他」,慈悲依舊在香煙裊裊處化釋,無形而具現信仰文化的寄託力量,「無主」變成了彼此守護。
  東園有應公廟前桌上一組茶具,廟裡小瓦斯爐火滾著一壺熱水,當地居民午後無事,一杯清淺的茶就是歲月靜好的象徵。

*參考資料
1)《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2)〈新興宗教團體與社區研究〉。陳杏枝。2002 年10 月。《新興宗教現象研討會論文集》。
3)〈加蚋地區的宮廟神壇──兼論民間信仰和新興宗教的關係〉。陳杏枝。2002年3 月。
4)〈孤魂的在地化:有應公廟與臺灣社會地緣意識之轉變〉。民俗曲藝183:253-338。陳緯華。2014 年3 月。
5)《民間宗教與社區組織─「再地域化」的思考》。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系碩士論文。陳瑞樺。1996 年。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艋舺地藏王廟

三級古蹟「艋舺地藏庵」,又稱地藏王廟,從祀府城隍及田都元帥。廟位於今臺北市萬華區西昌街245號,興建於1760年(清乾隆25年),1838年(道光18年)重修。迄今仍保持清代中葉單殿式寺廟建築之風格,建築結構簡潔,雕飾有樸拙之風,廟旁有大眾廟一座,亦為乾隆25年所建,兩廟歷史有密切關係。

資料與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資產網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艋舺教會

艋舺教會於主後1876年(清光緒2年)由加拿大籍宣教師偕叡理牧師(Rev.GeorgeLeslieMackay)設立。創立之出租屋於武營頭萬安街仔,後千草店尾街。1877年4月艋舺三大姓黃、林、吳糾眾出面抵擋拆毀禮拜堂,是年十二月偕牧師再艋舺城東第四次租屋,旋即又被拆毀,遂於1879年在八甲町(現址)購地建堂。偕牧師向艋舺人事宣告:「爾等若拆毀此座禮拜堂,吾將再建一座高度超越周遭廟宇者。」主後1884年中法戰爭,禮拜堂第三度被拆毀,偕牧師拜訪劉銘傳欽差,獲允賠償而從事重建。於主後1885年新堂完成,四周有多座尖塔,市民稱之「三哲雄塔」或「風水塔」乃因當年艋舺地區參加科舉中秀才者有三,從此騷擾頓息,艋舺教會日漸興旺,福音迅速廣傳。創設者偕叡理牧師雖於1901年6月2日去世,但偕牧師艱辛流淚為基督福音撒種卻得歡呼收割,當年艋舺三大姓黃、林、吳之後裔皈依耶穌聖教者眾,且有獻身傳道者。

文字、圖片資料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 Copyright 2022 萬華社區大學. All Rights Reserved.

Built with ‌

Landing Page Bui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