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的發跡與水關係密切,作為一個鄰近水岸的通商城市,艋舺成為早期台北市發展最早的地區,至今區內仍留著早年繁華的痕跡,成為供人憑弔、觀光的資源。這個屬於淡水河與艋舺的歷史,雖然靠水通商的日子已遠,但堤防外的沙洲則在每年冬季迎來無數過冬的水鳥,為這個城市添上一抹國際色彩。
作者:hr1621。俯瞰淡水河。典藏者:數位島嶼。數位物件典藏者: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發佈於《開放博物館》(20221022瀏覽)。
淡水河發源於標高 3536 公尺的品田山,共有 3 大支流,由主流大漢溪,支流新溪、基隆河組成5,於臺北窪地匯合形成一大河,稱為淡水河,由關渡隘口,向西北經淡水注入臺灣海峽。主流從發源地品田山至出海口淡水鎮油車口全長約長 160 公里,流域面積2726 平方公里,為臺灣第三大河流,其流域範圍橫跨新竹縣、桃園縣、臺北縣、基隆市總人口約為 700 萬人。其下游流經流經臺北都會,是臺北都會區主要給水水源及排污洩洪的幹道。
河川為人類生活演化之重要所在地,綜觀世界上古文明帝國均發源於河川,人類發展的歷史與河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河流不僅是飲用水以及灌用水的來源,更是運輸的動脈,而這運輸的功能,亦常常是帶動都市的成長。因此,許多大都市皆傍河而興,而其中有許多仍然是歷經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歲月,至今仍被人們所記憶、所愛惜著,如:巴黎的塞納河、倫敦的萊茵河與泰晤士河、維也納的多瑙河、羅馬的多雷比泉水、義大利威尼斯的水路、中國的大運河等。這些河流至今仍是當地日常生活上必須的交通要道,同時也是這些都市景觀的重要主幹。
早期的臺北市的繁榮發展,亦是得淡水河航運之賜。淡水河系的主流發源於大霸尖山的大嵙崁溪、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蜿蜒流入台北盆地。早在四百年前的原住民時代起,就一直是臺北盆地的重要水路運輸動脈,其支流遍佈整個台北市市區,往昔以農耕型態為主的臺北市境内,淡水河的河道渠網和保甲路的街道網四處伸展,彼此交錯,從一個街庄聚落到另一個街庄聚落,你可以選擇陸行或船運;它不僅是舊昔沿岸許多街庄聚落的重要天然資源,而且也流過了許許多多臺北市市民的生活,不管自小長在這裡,或是來自他鄉的人,淡水河留有他們生命的記憶,它可說是北臺灣歷史文化的母親河,是一條深具歷史文化意義的河流。
但隨著都市不斷發展擴張,淡水河港逐漸不敷使用,加上由於空運與路運的便利以及河川本身的改變,淡水
河的水運功能幾乎已經完全喪失。經濟地成長及人口的集遽增加所帶來的各種文明廢水嚴重污染原有的自然水質。再者,由於近年來市區建地急速地擴張,為了保護沿淡水河兩側的高密度集住區,河堤逐年加高,以及市但隨著都市不斷發展擴張,淡水河港逐漸不敷使用,加上由於空運與路運的便利以及河川本身的改變,淡水河的水運功能幾乎已經完全喪失。經濟地成長及人口的集遽增加所帶來的各種文明廢水嚴重污染原有的自然水質。再者,由於近年來市區建地急速地擴張,為了保護沿淡水河兩側的高密度集住區,河堤逐年加高,以及市內原有的人工運河(臺北城河)、天然河渠(艋舺溪、雷裡溪)埤池(雙連埤、蓮花池、龍山寺池、加蚋仔堀仔頭埤)、水圳(大安圳、瑠公圳)等的加蓋導致居住在臺北市境內的住民無法親近水源。致使我們放棄了數百年來這可貴的親水環境,斷絕了臺北市民與水的關係,而且淡水河兩岸這高叢的防洪措施,已使昔日景觀秀的淡水河,逐漸被遺忘,使昔日景觀秀麗的淡水河,逐漸被遺忘於高而不見的堤防之外。如今的臺北市民已不得靠近它,沒有辦法走到自己曾經所熟悉的河畔,回憶自己成長的生命歷程。
台北淡水河護岸擁護及沈床工事(其二)起點附近擁壁及沈床施工中之景。典藏者: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數位物件典藏者: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發佈於《開放博物館》。
淡水河的整治工程有如沿岸地方住民終身學習的態度,你必須長出你的那雙手,你才能有機會與別人握手。每個人不可能知道所有的知識,但你有可能去接觸全部的知識。而河流整治的工程有如人類知識的追尋、終身的學習一樣,必須走回自然的原點,而非受置於現實和經濟的束縛,要由內向外,而非「機械式的作法,剪一斷做一斷」的學習方式。所以我們如何去思考用什麼樣的環境設計能提高臺北都市魅力?如何去真正改善臺北都市的居住生活空間。雖然交通、運輸、水庫、能源設施、港灣、下水道等都是一個現代都市重要的基盤建設,在這些重要建設之後,社會需要的是豐富的綠、清澈的水邊、整潔的道路、清新的空氣、整齊的市容以及歷史文化的氣氛,而這些都是提高臺北都市魅力的所在。社會上、經濟、時間漸漸有了餘裕時,高學歷化及健康指向或重視生活品質時,舒適空間的需求就相對增高。而其中作為豐富而舒適空間為其目標的現代化都市建設,其最好的資源即河川。
淡水河的整治是為了保護整段河流的生態體系,以及調節沿岸住民的各項活動對其河流周遭環境之衝突。所以需從淡水河的上游至下游與其各支流,做整段式的整治與管理,而非以往只選擇其中受污染最嚴重之河段來整治:並且需配合整體集水區之經營與管理,考慮不同時間尺度的洪水,尤其是短時間性之洪水,因為此類的洪水所發生之頻率最高,其所帶來之河岸沖蝕、河道改變、生態變化更是有直接明顯之影響。
漸沒落的淡水港。照片為昔日淡水港口。典藏者:真理大學校史館。發佈於《開放博物館》。
以往的水利工程師在作淡水河之整治與管理時,沒有考慮其工程未來可能產生之影響,且完工後就不再做後續之追蹤調查導致現今許多問題的產生;且以往之水利工程師沒有地形學之專業背景,其在做淡水河流域之斷面調查與規劃時,常常簡化了河川斷面之設計,而導致其所設計之工程現今有大量淤沙。故未來淡水河因朝向多目標之管理與經營,了解現今之目標為何,長期對現有之人工建物(如:水庫、堤防)進行追蹤調查,進行事後之調查評估,作為未來新計畫新決策之依據。
如果環境上允許,則應盡可能地設計出淡水河以往之洪水平原,讓淡水河以最近自然之形式去流動,並對洪水平原作最適當之土地利用,考量河岸兩旁的人文產業發展與河岸之自然生態,結合水文(hydraulic)、地形(geomorphic)、生態(ecologic)等方面之知識或各領域之專家學者,對淡水河之複雜現象進行較完整之了解,採多「目標之集水區河川整體之管理與經營』,使淡水河回復到原來之本質,如此不僅可保護淡水河整體之生態環境,更有利於人類之水量、水質、休閒娛樂、文化遺址、生活景觀等方面之維護,使淡水河達到永續經營之境界。
經由舊地圈上的老街道、自然河渠、保甲路、建築物
等重要都市空間元素的詳載,並配合實際深入的田野調
查之後。我們可以很明確地去界定出早臺北都市地區
具有社會、歷史與文化意義的最小地理空間單元。以此
空間單元仍然是今日臺北市境内各地方活化與再造的重
要空間基石。而其中上述這些遍佈於整個臺北市境內,
淡水河、新店溪、基隆河各流域的河渠網和保甲路的路
線網更是構成早期臺北市地區各個聚落街庄重要的天然
與人文界線。對於早期各個聚落街庄內的人群而言,其
上的土地與水源是生命歷程的舞台,也是生命意義之所
在,是難於割捨的鄉土,也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因此唯
有透過歷史過程來探究臺北市境内各地方或社區人群在
某地域上長期而多變的互動過程,似乎才是支解與掌握
臺北都市內部每一個地理空間的最佳途徑。因為小規模
具社會與歴史文化意義的地方空間,我們可以很直接
地讀取他們在自然和歷史上的許多線索,比起現今大都
市的刻意製造來說,要得更容易且更具空間意義。
這些地理空間是一系列特定歴史和地理條件下的產物,是人群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藉著人群與土地、人群與人群,長期而多變的交互作用而逐漸塑造而成的。每個地方和地方上的居民回憶的交叉點,產生出充滿詩情的地方文化歴史。而這裡正是從歴史出發,展開地方再活化與社區營造的最原點。而不管在什麼的地方,總是會有一些寳貴的地方資源,只是大家都還没有注意到,我們應該以此小地方為空間,盡可能地去去發現它、珍惜它。而每個地方或社區將來都會因為有這些固有的地方特色與資源,而造就出各自不同的地方活化與再造的方式。只要住在於此的住民重視地方上還留存下來的獨特氣氛,每一世代的住民能以獨到的眼光來發覺地方的特色與資源,以積極的思考方向重新評估地方活化與再造發展的方向。上一世代傳承給下一世代,繼續不斷燃燒著發揮地方歷史和文化的社區再造火焰。
從水系網絡作出發,我們可以從許多不同的觀點來重新支解淡水河沿岸與其各支流的附近之街庄聚落。經由上述這些舊地圖,我們得知了一百年前臺北市尚未被日本殖民政府實施所謂的「市區改正計畫」、與開闢任何道路或建設任何公共工程之前(註:第一次市區改正計畫是在1899 年城內地區),臺北市境内沿淡水河河岸與其支流附近所建立之滿人聚落街庄的名稱,幾乎與河流或水源有密切關係。例如淡水地區內的「滬尾街」、「沙崙仔」、「水碓仔」、「三空泉」、「水見頭」、關渡地區內的「中洲埔」、「溪州尾」、「浮州」、「溪州底」、「渡仔頭」、大龍峒地區内的「港子墘」、「番仔溝」、「埤子墘街」、「大橋頭街」、 大稻埕地區內的「港邊横街」、「港邊街」、「港邊後街」、「河溝頭街」、艋舺地區內的「料館口街」、「江瀕街」、「蓮花池街」、「大溪口街」、「帆寮口街」、「滬尾渡頭街」、加蚋仔地區內「堀仔頭」、「港仔尾」「中崙仔」、景美新店地區內的「青潭庄」、「灣潭庄」、「直潭庄」、「小溪州庄」等等。雖然這些與河流水源有關的舊地名已不再出現在現今地圖上,但這兩、三百年以來的地名許多現在仍被當地居民所沿用。只是在這些富有水源文化的各個聚落街庄附近現今已經無法窺見昔日的豐沛的水資源景象。
華江橋附近的廣大沙洲濕地一直是許多候鳥的棲息地,每年9月至次年4月,都會有數以千計的雁鴨科與鷸行鳥科鳥類造訪。民國85年元月本區成立「華江雁鴨自然公園」,以供民眾欣賞以及做為自然教育遊憩活動的場所。公園內的生態環境分為5類,有水域、泥灘、沙洲、草澤、淡水池、公園綠地,而經過調查的植物種類則高達50科145種。華江雁鴨自然公園沙洲位於堤防外,從萬華前往雁鴨自然公園,可從萬大路、雙園路及桂林路附近水門進入。主要的野鳥觀測區位在華江雁鴨公園及華中河濱公園,其河岸設有賞鴨步道,解說牌等設施,以方便民眾觀察生態之用。天涼了,來自北方的嬌客即將翩翩出現,有空走走,别忘了你家旁邊有雁鴨自然公園這塊寶地。
雁鴨公園在華江橋附近,距離華西街夜市很近。公園內有賞鴨步道與賞鳥廣,泥灘、沙洲、水域、潮池是鳥兒棲息的場所,和步道有一段距離,一般人必須用望遠鏡才能進行賞鳥。10月開始到隔年3月,雁鴨來訪時節常可見到鳥會義工架設單筒望遠鏡,讓民眾欣賞並解答問題。為什麼華江橋下會出現這麼多的鳥類呢?這是由於台灣正位於熱帶與亞熱帶,是南來北往候鳥們的中繼站,北方高緯度的鳥類秋冬季節移棲度冬的最佳場所。除了氣候的因素,淡水河系發源於雪山山脈,流入台北盆地西側,和新店溪匯流在華江橋附近,因為地勢變得平緩及主支流交會,還有海流潮汐等影響因素,使河水流速變慢,造成河流中所挾帶的大量泥沙在此淤積,形成沙洲濕地。
泥灘地平緩廣闊,溼地中蘊含大量有機質,有利於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甲殼動物及魚類的繁殖,草澤植物如蘆葦、五節芒、舗地草、江鹹草、莎草等,歧異度高且隱蔽性完整,這些豐富的水生動植物和底棲生物,又提供鳥類穩定的食物來源,所以吸引大量鳥類前往覓食棲息。原本就停棲於此的水鳥類有黑嘴穿黃襪的小白鷺,會潛水的小鵝,夜晚覓食的夜鷺,漫游水澤的紅冠水雞、白腹秧雞等,陸鳥類有停棲芒草上的鷦鶯、斑文鳥,枝頭上的麻雀、白頭翁、大捲尾,及紅鳩、野鴿子等鳥,另外還有冬候烏、夏候烏、過境鳥、及籠中逸鳥的出現。其中冬候鳥的數量更是驚人,10月以後,東北季風漸強,一波波從西伯利亞往南度冬的雁鴨陸續抵達,到12月、1月時,最高的記錄可達萬隻以上,遠看黑壓壓一片,像烏雲蔽天。漲潮時小水鴨、琵嘴鴨、花嘴鴨、白眉鴨、尖尾鴨等雁鴨科的鳥類簇集在河域中央,悠遊在河面:退潮時則群聚覓食,或在泥灘及草澤内休息。
看群鳥飛越天際,停棲水邊,自是一種美感經驗,但若想更進一步了解認識,通常要自備望遠鏡、鳥類圖、做紀錄的簿子,衣服儘量穿與環境能相互融合的顏色,不能太鲜豔,也不要大聲喧嘩,才不會驚嚇到鳥群。等到來年春天目送候烏北返,對雁鴨的觀察就告一段落。這樣的生態景觀每年都會上演,既壯觀又容易欣賞。已經有賞鳥經驗的人,相信絕不會錯過精采的雁鴨季,假如你未曾欣賞水鳥之美,就請從現在開始翹首望雁鴨,加入觀察雁鴨的行列。
1.小水鴨的學名為Anas crecca。
2. 在俄羅斯的民間詩歌和歌曲中,雪球花通常被用來比喻美麗的女性,而「雪球花」的俄文是「卡林卡」。
圖:臺北市野鳥學會提供 / 攝影:陳殿原
來到這裡雖然食物不虞匱乏,但是,吵雜的機車聲卻讓Anas的好友BB失眠到精神耗弱;運動健將小飛開玩笑的說,躲野狗的時候,他常在想究竟現在是在集訓練習或是在和生命拔河。美少女阿妹,前天才開心地享用了淡水河的美食,沒想到今天就送了急診。常常Anas也會想起鴨咪告訴他的南方密碼,那究竟在那裡?
時序進入了秋末冬初,Anas來到華江也有一些時日了,每回游經河岸蘆葦叢旁,小姑娘卡林卡總是讓Anas臉紅心跳。看到卡林卡,Anas內心只能OS。「可惜,我沒有爸爸那麼帥,否則,我一定能⋯⋯」。日子一天天過去,褪去了冬羽的Anas,戴上了一副暗綠色、白框的眼鏡,加上一件灰背白腹的背心,一眼看上去就像是一位風度翩翩的紳士,也讓Anas鼓起了勇氣對卡林卡展開了追求。身旁多了位天使,冬季的河畔,Anas不再寂寞,這才明白,原來鴨咪口中的南方密碼就在這趟生命的飛行旅程。華江是醞釀生命泉源的驛站,但是,它不是終站,三月一到Anas將帶著美麗的另一半,再度啟程,回到生命的原鄉-西伯利亞。
深秋的清晨,您曾在淡水河的堤外巧遇華江雁鴨嗎?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過客,從成立雁鴨自然公園、舉辦雁鴨季,到舉行生物多樣性普查,我們學習到了環保的重要,也讓台灣與國際環保運動接軌。
「華江雁鴨自然公園」位於淡水河的支流新店溪及大漢溪匯集處─台北市華江橋一帶,因河水流速減緩,河床沈積大量泥沙,夾雜著腐爛分散後的雜草,加上這片沼澤濕地中蘊含大量的節肢動物、甲殼類及魚類⋯等生物,供給大量鳥類的食物來源,它成了台北市獨一無二的濕地生態保護區。每年九月開始,淡水河邊總會有數以千計來自北方的雁鴨群分批來訪過冬,至次年三、四月才又陸續返回原居住地。這些珍貴的過客不但成為淡水河下游河濱地區極為獨特的生態景觀,其每年過境的族群數量以及其健康狀況,更是全球相當重要的環境指標。
有感於濕地生態的獨特性,及其對於過境候鳥的重要價值,台北市政府建設局於民國85年1月在台北市萬華、台北縣板橋華江橋一帶沙洲地設立了「華江橋雁鴨自然公園」。次年(民國86年)8月15日,台北市政府擴大生態保護地的範圍,從中興橋至永福橋整段的河岸及光復橋上游六百公尺高灘地都規劃為「台北市野雁保護區」,面積共約245公頃,專門保護雁鴨或野鳥之類的飛禽及牠們的環境,將人與沼澤區隔離,減少人為活動對鳥類棲息地的干擾,讓每年來這兒的雁鴨可以安心過冬。
萬華區華江里毗鄰臺北市最大候鳥棲息濕地「華江雁鴨自然公園」,在華江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張敬國及夫人洪芳美的帶領下,里民於每月的第一個星期六,為華江雁鴨公園的環境作環保志工,在這當中志工們發現政府為公園設置了許多賞鳥的硬體設施,知道的人卻十分有限,為了讓更多人受惠,於是便精心策劃了「萬人賞鴨塗鴨畫鴨園遊會」,這便是民國92年12月20日,主題訂為「台北歡樂雁鴨季」的第一屆華江雁鴨季。有了前一年成功的經驗,民國93年12月18日再次舉辦第二屆華江雁鴨季-「2004台北歡樂雁鴨季伴我雁行」,在此活動中由召集人曾忠義成立「華江雁鴨工作坊」,教室設立在華江國小,為社區作環保,培育雁鴨志工,共同作雁鴨的保護者。這也讓雁鴨保育的活動從社區延伸至學校。民國94年因爆發禽流感,雁鴨季停辦一年。
今年(民國95年),在華江里楊華中里長大力支持下,結合華江社區發展協會、亞熱帶生態學學會及大理高中,共同辦理「2006華江雁鴨季生物多樣性保育嘉年華」,配合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推廣,為華江雁鴨公園生物多樣性進行24小時的環境普查,帶領居民作淡水河水質監測、雁鴨觀察的變化情形及植物多樣性彙整,建立知識庫,架設網站透過網際網路與世界舞台接軌。可以說,今年度的雁鴨季是由社區居民用心投入開始耕耘,並在學校深耕,再由各方學者結合專業與熱情所共同促成的。隨著今年雁鴨的來訪,及雁鴨季生物多樣性的普查活動,能將台灣的地位提升至國際的舞台。
「生物多樣性」的原文是BioBlitz ;Bio在希臘文中代表「生命」,「Blitz」在德文中意指「閃電戰」。「BioBlitz」(生物多樣性)不只是口號,而是一場即將展開的生態搶救行動。
有人說:「河流是大地之母」,暫歇的河流來到華江,放慢了腳步,接收了經雪山山脈、平原城鎮長途跋涉的大漢溪及新店溪匯流,形成了淡水河的上游,釋放了累積的能量給予了這片濕地無限生機,孕育出多樣的生物,同時也讓這塊溼地成了辛苦遷徙過冬的雁鴨群最佳的天堂。您說,在車水馬龍的城市裡,能坐擁這一大片生態大宅─華江雁鴨公園,萬華人是否稱得上是台北的首富呢?每年時序進入了秋季,遠從日本北海道、中國東北及蘇俄西伯利亞高緯寒帶起飛的雁鴨,經過一路的遷徙,終於來到四季如春的台灣,而華江雁鴨公園因地利之便,成為這群嬌客的首選歇腳處。九月下旬至隔年的三月,因為雁鴨們造訪吹起的號角,讓人們又得以聽到淡水河的呼喚。
《古老陽光的末日》一書不斷提醒我們省思,為何原本深藏地底的「古老陽光」(石油),會在人類興起短短時間內,即到達了「末日」?資源匱乏、物種消失⋯等因人類過度開發而導致的生態浩劫,正在逐漸擴散,當人們開始自食惡果之際,卻有一群人開始投入了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的研究,1992年6月,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的政治領袖集結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共同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並達成了三項協議,一、保育生物多樣性,二、永續利用其組成,三、公平合理的分享由生物多樣性遺傳資源所生的惠益。今年華江雁鴨季的重點活動之一,即所謂的BioBlitz,其實它是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Bio」,希臘文意指「生命」;以及「Blitz」,德文中的「閃電戰」。「BioBlitz」要呈現的便是「很多人在很短的時間內(24小時),在特定的區域中找尋生命(即生物)」,也就是生態普查。
「Action More than Words」(行動勝過語言)是梁貴梅老師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名言,在志工培訓的課程中,見著她的第一眼,老師正搶著為講師服務,大同大學教授黃有評老師還稱讚貴梅老師真的是盡職的show girl呢!因為2006年華江雁鴨季「生物多樣性」的主題,把這群來自學術界、民間團體、學校的精英份子都聚集在一起,共同為保育盡一份心力。「保育才是計劃的重點」梁貴梅老師強調,保育計劃的四要素,分別是Program(計劃)、Place(地點)、Staff(團隊)及Fund(經費),活動設計難不倒她的工作團隊,華江雁鴨公園則是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場域(setting),隨著鳥類、植物、水質監測、科技工程人員等等專業人士相繼到位,她現在希望有更多的民眾及志工投入這次的活動;至於基金,所謂「No Money No Talk」(沒錢免談),更是老師認為要永續經營的重要關鍵因素。
志工培訓課程中吳海獅老師正在跟台下的學員們演練正式活動當天闖關活動的學習單,「教育不單單是名詞,我們要教導民眾的是,牠們是如何透過遷徙變成候鳥。」對於賞鳥有一些時日的我而言,這句話深深地撞擊到內心,候鳥在那一瞬間,從名詞轉變成動詞,飛進了內心。透過設計的教案,我們從「我是誰?」進入了披星戴月的航行歷程,再藉由鳥類的飲食方式認識了鳥喙的種類;最後,在戶外的體驗中,親身經歷了暗夜飛行時可能有的障礙。這是一個生命的歷程,也是一個生存的遊戲,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在美國,生物多樣性已落實到「My Back Yard BB(BioBlitz)」,隨手在家中的後院即可做起生物多樣性的調查,身為萬華的一份子,何不從萬華大宅的後花園─華江雁鴨公園做起。
很少人知道,三面環水的萬華,離市中心那麼近,卻有一座華江雁鴨自然公園。陽光燦爛的週末午後,一群「華江濕地守護聯盟」義工帶著各種工具,沿著淡水河濱出發,進行自然公園環境監測工作。保護區裡有民眾任意種植外來種植物,沙洲上有成群野狗追趕野鴨。義工們拿起望遠鏡觀察著河灘上稀稀疏疏的鳥群,近年來不斷有數據指出園區鳥類數量每況愈下,減幅近半。隨行的解說員告訴我們,從前還是泥灘地的時候可以一眼望見對岸,這些年的淤積讓水域陸化的面積持續擴大,高莖植物蔓生,卻不見有效的改善措施。生態條件日漸惡化,近年園區鳥類數量因而銳減。民國72年,市政府設立華江橋候鳥生態保育區,接續又擴充保護區至245公頃。儘管如此,然而這些似乎僅止於官僚體系的行政作業,對實質的保育並沒有太大幫助。這片珍貴的水域濕地,名列營建署公告的國家級濕地,農委會明定的保護區。實際管轄單位是市政府的工務局水利工程處、停車管理處及產業發展局等。眾多的局處各有作法,生態環境事務遭受零碎分割,保護濕地成為空談。相反的是,對岸台北縣在大漢溪沿岸,在高灘地動工興建三座人工濕地;華江橋下的淤積卻日益陸化,到底中央的整體的河川政策是什麼?關心華江濕地的萬華社大綠野仙蹤社社長陳岳輝指出,前年,台北市也曾投入2700萬經費,但都用在公園美化、步道等設施,對於改善河川生態卻無成效。而中央部會,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評估認為,預估清淤工程需兩億元經費,但現在的堆積量對防洪影響不大,因此不做。陳岳輝無奈說:「野鳥沒有選票,隨牠去飛!」那天行程,最後回到雙園河濱公園,大小朋友們在草皮上揮舞著捕蟲網,將採集到的昆蟲進行登錄。「這些物種調查,無論是將來工程施工的參考,或是環境產生哪些變化,都會有基礎資料作為依據。」同行的義工說。這群熱愛雁鴨公園的社區民眾,開始以實際行動關懷這片河岸濕地,他們守護著和家園相連的河岸。
三面環水的萬華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由大漢溪、新店溪交會,匯流入淡水河環抱的河岸溼
地,正好提供民眾一個自然景觀優美,休閑遊憩的好去處。
經常到華江雁鴨溼地駐站解說,已經在北市野鳥學會擔任10年義工的陳宣宏說:「河岸是戀愛的地方,
是詩意的地方」。《詩經》第一篇第一句寫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描述一
位青年,在河岸邊戀上一位心儀女子,有日在河之洲聽見一對雎鳩鳥關關和鳴,其聲悅耳,受到啟示,引
起自身聯想,故寫下這首情詩。日後的許多詩人、詞人,也總是喜歡以景抒情,以江水、以鴻雁、以青青
河畔草,寫出一首又一首引人入勝,動人心弦的詩詞。所以河岸的美,溼地的美,是詩人靈感的泉源。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助理蔡碧芝說:「華江溼地最美的時刻,是在傍晚夕陽西下的時候」。
蔡碧芝在華江溼地從事研究工作已有一年多的時間,期間最痛苦的記憶就是要忍受溪水惡臭。華江溼地的
形成,正好是因大漢溪和新店溪在此交會,河面變寬,水流變緩,上游夾帶泥沙在此沉澱淤積,因而形成
含有豐富有機質的灘地。但同時兩條溪流的家庭污水,也在此匯集,因上游水庫截流,水量不足,導致溪
水無法快速將髒污帶走,同時形成一片污染值最高的水域。目前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在這裡裝置
了六組間歇式湧升柱,以期增加水中溶氧量,達到改善水質污染,增加水生生物的多樣性。
美麗再來?
偶而會至華江溼地賞鳥的民眾說:「以前開車沿高架橋經過,總能看見上千隻水鴨,成群飛起,很壯
觀」。但現在已經看不到這樣的景象,有時可以看見幾百隻水鴨,悠游在水面上就很了不起。華江溼地守
護聯盟總幹事、同時也是北市大理高中輔導室主任的黃馨蔥表示,現在的華江溼地,水生生物相極度貧乏,
幾乎成了耐污性生物的天堂,如底棲無脊椎貧毛類、吳郭魚和土虱等。從前這裡常見的蝦、貝類,早已經
不復見。當可食用的魚、蝦、蟹、貝類和水生底棲類生物減少,少了食物資源,候鳥也將不再到此覓食棲息。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意謂著,風吹過竹林,竹林不曾留下風的聲響;大雁飛過寒冷的水面,雁去之後,水面不曾留下雁的蹤影。
所以,君子在事情來臨時,心境才會顯現出來,而事過境遷後,心情又恢復空明。當你我在這片溼地上,
經歷過的美好回憶都已經逝去,所有的美麗不再,溪不再清澈,鳥不再來,這一切如詩如畫般的景色,漸
漸無聲無息地消失,你我的心境是否真能保持著空明?亦或者是會在心中存著遺憾、悔恨和感嘆?
散文作家舒國治寫說:「理想的城市,最好有理想的河岸」,證諸巴黎、倫敦等城市,靜水流深的塞納河、泰晤士河為這兩座城市更增人文厚度。穿過淡水一號疏散門,首先望見,以馬賽克貼飾的「大溪口意象」高壓電塔基座,這裡就是當年的艋舺渡橋所在。佔地2340平方公尺的桂林公園,是台北首座露天茶莊河乃莊的舊址。
從昭和年間的明信片看來,渡船頭人工設施不多,工人需涉水取貨物挑擔上岸。文史工作者柯得隆說,沿岸大約有三、四處卸貨點。當年的貨物有蕃薯、茶葉、甘蔗及木材等。米店老闆劉文雄的祖先,和來自泉州的羅漢腳一樣,在艋舺落腳,起初在河邊沙埔上墾荒,種過甘蔗,自力搭建屋舍,就地取菅芒草葺修屋頂。
1931年的萬華舊圖冊裡,三面環河的萬華還只有兩座橋通往對岸。現在則有堤防、高架路、輸配電線切割天空線。即將70歲的李茂雄連任了四屆里長,他還記得小時候的河岸景色自然,老鷹上空盤旋,隨著潮漲潮落,可以釣魚或撿拾蛤蠣,河上有渡船採沙供建築用。光復後人口陡增,河岸旁菜園、違章建築密佈,垃圾堆積成山,水質不再清澈。生長在萬華的魏綾鴻說,小時候,她常看見螃蟹從水管爬進來。淡水河上,也經常有人抓河鰻去販售。居民鄭富宸回憶幼年時光,當時他經常奔往河邊嬉戲,河裡還有抓不完的蝦蟹;但也不時看到養豬戶丟棄的豬屍,甚至有人投水自盡。高松年去年將他的汽車用品店遷回萬華,地點在環河南路上高氏宗祠不遠處。高氏家族三百年來的遷移沿著淡水河往下,從淡水、北投、公館、景美到木柵,他深知萬華的包袱沈重,不過,他對本地的發展仍有信心。對於河岸滄桑,身為河乃莊創建人孫子的黃適上感慨地說,「連高雄的愛河都能整治到今日風貌,難道首善之都的台北要放任淡水河繼續因為泥沙淤積惡化?」他期待,淡水河這條台北人的母河能清澈奔流,艋舺人可以重回人文水岸。
天母的台灣欒樹、中山北路的樟樹、仁愛路的大王椰子、羅斯福路的木棉樹、愛國西路的茄苳…,都已成台北市街景重要的標記。行道樹最重要的角色,就是站在路邊,為都市增添一些綠意,添加一些氧氣,承接一些雨露,透露一點自然的訊息。當它枝葉繁茂,開花結果,執行「生命的意義在於
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任務時,是一幅多麼自然且莊嚴的畫面,為灰色的街頭添加了無限繽紛。
身為唯一的經濟果樹,檬果樹堪稱是台北市最特別的行道樹,中華路二段是它分佈最密集的地
段,佔全市502株的半數,其中191株位於萬華區地界。除了執行一般行道樹任務外,它以香甜果實提供了額外的服務。
檬果樹春天開花,花形小,數量多,彷彿佈置昆蟲盛宴。若昆蟲不造訪,無法授粉,遑論結論?夏初,小果墜落紛紛,若遇上風調雨順,倖存者長成香甜的檬果,就可以悅人耳目口鼻了。這在南台灣檬果產區不是都這樣嗎?
但是,一朝身負行道樹重任,就平白生出許多枝節來,植穴寬不盈尺,先天不良;不施肥、不噴
藥,後天失調。北台灣初春氣溫太低,影響花果發育;如果落果在汽車車頂,少不得挨車主一陣咒罵;如果落在地上,造成用路人不便,清潔隊及住戶更要多費許多力氣清除。當枝條影響行車,或預防颱風吹落,連年以鏈鋸整形,如今樹型瘦瘦高高,可達三層樓,與它們玉井的兄弟大不相同。
終於盼到採收時刻,工程隊出動高空修枝機,不能影響交通,快採快閃,果品甜度難免不一。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採收成果透過週邊里長來分配,讓居民共享檬果的美味,這也是一件為民服務的範例。負責照顧路樹的園藝工程隊西區分隊長賴國棟說,為避免民眾自行打果時傷及樹體或其它,採果、送果的方式已行之有年。
他表示,缺株的植穴中未來將補植米高徑8公分的茄苳、楓香等,逐步取代,畢竟這些日據時代種植的檬果樹頗有些年歲了。至於早年種植甚多的榕樹、橡膠樹等,裂路穿牆的功夫已對工程造成威脅,將從行道樹名單中退出。
騰雲里長李重華4月28日在水源路黑板樹廊道上辦理聯誼活動,成功利用行道樹資源,他倒對台北市有無行道樹政策有點質疑。西門國小裡一株列為「保護老樹」的檬果樹,除了靠教室大樓的一側外,枝葉自由伸展,比起中華路的檬果樹來,可就幸福太多了。近年行道樹一一掛上了樹籍牌列管,可見政府及民眾都漸漸重視這些都市裡的綠色武士了。
在南萬華區,西南方向約莫三個里範圍之大的地區,古早叫做「加蚋仔」,
這邊飄過茉莉花香,生長過汁多味甘美的麻竹筍,又因水質優良而興盛至今
的「孵豆芽」,而「綠生活」式的社區營造也在此蘊釀展開。
今年,臺北市都市更新處繼大安區的「綠生活」計畫後,持續委託民間工程單位執行「老舊社區的都市再生
規劃案」,經典工程公司即在大同與萬華這兩個老社區中各選定一個生活圈,而在這個有300 多年歷史的萬華老社區,為何會是加蚋地區中選呢?社區規劃師表示,選擇南萬華是從多面向考量,除了社區有多元性外,就地緣性部份,在這生活圈的人對生長的地域有強大的凝聚力,自許是「加蚋仔」人;而環境性部份,考量無其他社區改造的規劃方案進駐,因此確立加蚋仔這個地方是貨真價實、未被過度開發的老社區,而這「老」字,並非說它舊或差,而是一種原始風貌的保存,可以看見蘊藏其中的歷史氣息,這也是加蚋仔獲選的主因。
*「綠生活」是一個由國外興起的全球 網絡行動,在美國稱它為 PARK(ing) Day,現已形成一個全球性的網絡,各國 都選擇在每年 9 月的第三個星期五來舉 辦活動,主要希望讓更多民眾感受綠色環 境與綠色生活的一種方式。PARK(ing) Day 的做法是在停車格上方鋪上綠色草皮、搬來長椅,把一個 Parking Space(公 共停車空間)轉化為 Park(公園),也就 是將一個被車輛佔據的公共空間,暫時轉 變成市民的綠色公共開放空間,2013 年 9 月 15 日「一日街道生活體驗活動」在臺北市新生南路上進行,就出現PARK(ing)
Day 型式,引起不小的迴響。
東園街——百年老街區
「加蚋仔」的百年的老街區「東園街」,東起萬大路一路延伸至西園路,是一個走一趟就能買足婚喪喜慶物品的大街,至今仍保留三至四樓的公寓式住宅,充滿先人遺留下來的時光痕跡,抬起頭,便能看見清亮且空曠的天空。從東園街南端向左向右延伸到長泰街及德昌街,即可遇見「孵豆芽」區域及廣照宮與三合院式的楊家百年祖厝。不過都更的腳步已走到社區裡頭,當地里長與經典工程一致認為,祖厝前的廣場有「被保留」的必要性,經典工程更期待可以在這地方辦理社區活動讓大家參與及體驗,了解歷史空間的重要性,也許在之後的都市設計審議程序裡,就能納入空間保存的想法,而這即是「綠樣態」中的「倡議綠」。
長泰街——廣照宮旁的空間街道。
經典工程公司以這五種不同的綠樣態在當地進行評估,在加蚋仔地區發現了許多文史價值與社會福利的議題,除了拜訪在地的三位里長,了解鄰里活動與歷史,另外也從社區營造的方式來舉辦工作坊,邀請當地居民參加,進而認識居民並多元化的了解真正的需求。
透過拜訪里長的過程中,雙方對於文化保留的概念相當一致,於是初步規劃了許多可能,希望以多元化的概念來舉辦綠生活的活動。其中加蚋仔的綠生活草創規劃有九大創意行動,因期程關係需分為短、中、長期目標,故由廣照宮、東園街及德昌街生活營造開始。
以「廣照宮廟宇文化再現」為先,可能邀請藝術家或小朋友來進行街道牆面繪製,將廟宇附近的空間持續延伸出去,讓大家認識宗廟、看見改變,期待讓在地文化傳遞出去,創造不同的空間營造感。另「東園百年老街區再生」部份,計畫以活動辦理來設計出不同的符號標誌,標出這些仍保有原始建築型式的百年店家,其中也包含依然使用古老器具秤賣著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那些店鋪,活動辦法期待能主動與這些富有歲月痕跡的店家進行接洽,了解老店的故事後,再介紹給社區大眾。
最後「老人共餐生活營造」期待先排除廚房設備的部份,將現有老人送餐服務的據點打開,不但要增加坐椅,邀請長輩到這邊休息、走動,也期待附近的大樓釋出人行道的開放空間,規劃戶外共餐活動,以增添公共空間的使用多元性,也許都可以增加長輩到此用餐的可能性。「綠生活」是一個行動、一個關懷社區的生活態度,經典工程將以社區營造的型式進入加蚋仔地區,讓這個未被過度開發的老社區展開創意改造,如果剛好你也來到南萬華地區,請來走走,與我們一同感受這個專屬於在地綠生活的新人文風貌。
從小小的居家環境改善開始,到週邊寧靜空間的延伸,「貴陽街生態社區」示範計劃集結了一批有志之士,期待將貴陽街區打造為結合環保生活、傳承文化、歷史風貌與社區記憶的「臺北第一街」!
千頭萬緒的全球暖化效應,如暮鼓晨鐘直搗地球人的腦門。從參加萬華社大回收廢油做環保肥皂開始,我在「貴陽街生態社區」示範計劃,又一次參與了與環保有關的課題,了解珍惜水資源、雨水節餘、資源回收等相關資訊。
曾經參與大理街糖廍的社區規畫師陳德君,八年前憑著一股傻勁,凝聚台糖居民、台糖員工的後代參與研究規劃當地的口述歷史,開啟了糖廍地區以社區運動火花式的能量,轉化為社區營造的力量。她並主動向文建會申請「地方文化館」計畫的補助,「糖廍生活館」便是眾目睽睽的成績,它像開屏的孔雀,從不同角度吸引了發展局與文化局的目光,一個說維護、一個要指定古蹟,使得藏在陰暗角落的大理街珍貴的古蹟躍出凡塵,改變了大理街本已要走向沉疴的命運。
一帖北市發展局的規劃案「台北市三市街歷史保存計劃」中的一項小計劃─「貴陽街生態社區」示範計劃,為貴陽街的居民投下了震撼彈。發展局窺見德君對公眾事務的熱忱,主動找上德君。在德君眼中來看,貴陽街社區與大理街同樣位在萬華,有著同屬老舊社區相近的人文風情與社區關係脈絡,因此對她產生了很大的推動力。
研習活動學員熱烈簽到。
「貴陽街生態社區」示範計劃是從小小的居家環境改善開始,到週邊寧靜空間的延伸,是一點一滴的。德君將視界從關注環保開始,拉開參與人的視野,從人人可成為綠色手指,在陽台營造綠色生活環境,從好種的植物下手種植;營造貴陽街交通環境寧靜又美好的空間,到實地參訪台灣大學的舟山路兼具環保、交通改道的實務性課程;到環保觀念,包括生活廚餘的廢油回收、自製肥皂的簡單啟發性的觀念;以環保觀念將居家的房子設計為會呼吸的綠建築⋯⋯等,對原本生活在自我世界的我來說,都是全新的生命體會。
當我沿著舟山路的地標,走進綠意盎然的寧靜生活空間,到腳踏著利用瑠公圳起源做成的水源地,一路走來,環保、再環保的訴求,在導覽員的展示說明下,我簡直是瞠目結舌。其實這會兒真正是開啟了所有參與人的視野,也正是課程主題的開始。然後是社區寧靜空間的規劃,井然有序的街道規劃,讓我意識到台灣媒體片面式的居家收納觀念,是可以從小我的整合擴大到無我的「街道大收納」觀念,這堂課啟發我的還不止於此,我見識到國外對生活空間的尊重,授課老師對照汽、機車並排的醜陋街道畫面,讓我更看清台灣大環境的病症沈甸甸。
市民提案養成班
很快的,貴陽街的朋友呼朋引伴一起來,有不少歷史老師參與了「貴陽街生態社區工作坊」,一時間讓貴陽街多了好多掬手可得的活字典,其中北一女退休的沈育美老師後來成為謝宅古蹟的義工導覽員;跟我同樣媒體出身的慶正也空降來此,成了媒體宣傳的主將;朱泰陽與梁麗玉夫婦則是從社區關懷的角度做功課,在「二二八」紀念日當天起了個一大早,拍攝當天不一樣的貴陽街與西門町;另一位可愛的朋友是寶貴,天生熱情的她不但自身熱情投入,也感動了好多人參與活動。以落實街區家戶宣導、探討民眾關心的生活課題雙主軸的方式進行的課程,實在好好玩,連主辦人陳德君也被這種互動的氛圍感動了。到了「市民提案養成」,讓我們更體會到貴陽街的小我與萬華區大我的認知,個人的視野角度決定我們的視界大小。原來我對貴陽街的認識只是皮毛,對耗掉自己大半青春的西門町,我所熟悉的也只是老電影街而已,走出西門町,我對周遭事物渾然不知!
成員們到鹿港老街參訪留影。
透過生態觀念、環保生活、永續文化等主題的設定,以及密集聚會、討論、出遊觀摩走動的學習等工作坊操作方式,工作坊成員在最後成果發表的party上,發表出許多貼近人心、動人的生態社區創意提案,包括:「活水來─街道流動水源的設計」、「散步小徑─整理美化老街騎樓,以恢復行人路權」、「青春陽台─窗臺陽台的綠化」、「屋頂花園─是第一堂課的再啟發,作為接近自然與建構都市生態環境的種子基地」等等提案,不僅反應了提升當地居住品質的訴求,也直接融合了生態環境設計的觀念,更重要的是回應了貴陽街區作為「臺北第一街」在保存與傳承產業文化、歷史風貌與社區記憶等重要性的考量。
如何維繫團體的力量,是這個計劃最難的題目。德君也在想,是不是透過部落格、常態聚會、法人化、公民論壇等等的方式,哪一種最好,誰來扮演那隻接續推動搖籃的手?她認為,社區營造必須在既有派系式的利益分派思維中有所突破,造就合作式的謀求社區公共利益的共識才能進行。當一個地方大多數居民對於環境正義、環境良善的改變有所期待,並且相信自己作為公民參與環境公共事務的權力,願意放下自我身段、培養與不同族群對話的素養時,才有可能有效率的朝目標前進。
Made with
Landing Page M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