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在一百年前,日本的花道隨著日人的宗教信仰與日常生活傳入當時全台最多日本內地人居住的西門町,附近不僅有東、西
本願寺、弘法寺和稻荷神社,西門市場內也有一攤「鮮花店」,住在西門町、臺北城、小南門一帶的日本內地人都會到此買
花。 |
數歌舞廳帶動客源
西門町有「幸福」
根據《紅樓尋星夢》一書作者葉龍彥教授的調查,戰後西門町第一家鮮花店,原來是由黃添木從日本人手中買下權利金的「新
高百貨店」。大陸淪陷後,遷入西門町的外省人隨之劇增,成都路上出現了「南洋百貨公司」,「新高百貨店」的生意大受影
響,當時有人來此承租店面做鮮花生意,由於此人年輕未婚又講義氣,生意不賺反賠,所以在一九五一年時,黃添木夫婦就收
回來自己做。最初他們取店名「幸福」(位於成都路10巷29巷),這是因為店前一家「幸福委託行」,生意很旺,而老闆夫人滿
臉福相,就以「幸福」的店名來打開西門町的鮮花禮品市場。
該店最早期的鮮花是來自延平北路五段的社子島,後來再由酒泉街、濱江街等花市提供,現在則是來自內湖花市,而且近年來
有很多進口的鮮花,來源包括有哥倫比亞、泰國、荷蘭、馬來西亞。六、七零年代,西門町境內的歌、舞廳林立,需要鮮花更
多,使得生意越來越好,後來就有「幸福」的業務員到隔壁開設「花藝之家」,又再分出一家「喬麗」。目前位於西門町成都
路29巷的三家鮮花店都相處得不錯,而且互通往來,因為每家的花色種類不盡相同。
開山祖師「幸福」雖然生意不錯,但店家總覺得得奇怪,何以賺的錢總是留不住?老闆經算命先生指點後,將店名改成「杏福
」,果然到了九零年代以後,該店生意越來越旺,甚至還有遠從韓國來此光顧的客人。
「花玉號花店」
日治時期開業
值得一提的是,整個萬華地區、甚至全臺北市境內由台灣人自己開設的第一家花店要屬目前位於康定路221號的「花玉號花店」
,距今已有約有七十多年的歷史,根據該店老闆吳女士表示,她是從父親的手中接棒,目前已快要傳承給第三代了,她表示七
十多年前臺北市境內只有他們這一家花店,他的父親剛開始是幫人家挨家挨戶地賣花,慢慢地才有今天的店面。在日治時期他
們的客戶大多是日本人,畢竟對當時來說花算是一個高檔消費品。臺灣光復後,因為日本人紛紛離開,花店主要的客戶減少,
經營方向便轉以喪事為主。該店的貨源最初來自各地花圃,像是陽明山馬槽的花圃、大理國中附近的花圃或私人栽培的花卉,
早期他們也自己種花,花圃就在今日環南市場對面的空地上,即今日大理國中的運動場,後來便與其它花店一樣,都是由花市
供應,從酒泉街到濱江街的花卉批發市場,目前則已轉移至內湖一帶。由於以前花店少,所以該店常常可以做到中南部、甚至
花東一帶的生意,諸如彰化、宜蘭、花蓮等地,那時都是直接將花運送到舊萬華火車站,再由火車直接運往目的地。
|